Google Play 2022年度最佳榜单揭晓!Disney+ 最受欢迎 「最佳应用程式」来自台湾

image source:Google Play 

文/Google台湾

Google Play 11月30日公布台湾的「2022 年度最佳榜单」,包含 15 款应用程式和 30 款游戏;其中台湾团队打造的《Book Morning!》抢下「年度最佳应用程式」,而《Disney+》被使用者选为「年度最受欢迎应用程式」。《赛马娘Pretty Derby》则是同时获选为「年度最佳游戏」以及「年度最受欢迎游戏」。此外,

Google Play 在今年推出三个全新奖项,包含「年度最佳 MIT」(Made in Taiwan)、「年度最佳剧情游戏」、「年度最佳持续影响力游戏」:其中「年度最佳 MIT」是全球首波推出的年度在地游戏榜单,表扬台湾开发者的成果;同时,Google Play 也透过各种不同得奖的应用程式和游戏,揭晓台湾民众如何透过生活中沉浸式的科技,享受娱乐、学习、规划日常生活。

Google Play 台湾与香港应用程式与游戏策略发展负责人乔宝靖表示:「今年是 Google Play 十周年,我们持续看到台湾的开发社群展现丰沛创作能量,因此推出更多元、更在地的奖项,鼓励台湾创新的应用程式和游戏,为使用者带来独特体验。多年来,我们透过论坛、技术支援、学习中心等方式,协助台湾开发者征服全球使用者和玩家,同时也努力为使用者打造更加安全且值得信赖的平台,希望台湾的软体和游戏产业可以更强健。」

最佳应用程式与游戏 展现创新功能与独家发想

今年,台湾团队「Fourdesire」持续秉持「玩乐」结合「游戏」的初衷,推出《Book Morning!》,让准时起床的使用者才能解锁故事新章节,把「好奇心」转为早起的驱动力,夺下台湾、香港两地「年度最佳应用程式」,以及美国、加拿大「最佳生活帮手应用程式」、巴西「最具潜力应用程式」的荣誉入围奖,成功将台湾开发能量,带往国际市场。

而《Disney+》则提供台湾影集、韩国综艺节目和日本动画等多种亚洲独家原创内容,满足不同观众需求,获得使用者青睐,被票选为「年度最受欢迎应用程式」。

此外,在游戏方面,《赛马娘 Pretty Derby》能让玩家以训练员的身份和赛马共同成长,研究场地和策略、赢得目标赛事,带给玩家与众不同的体验,获得「年度最佳游戏」,也被玩家选为「年度最受欢迎游戏」。

Fourdesire 创办人兼执行长陈威帆表示:「我们对这样的殊荣感到无比开心,也感谢Google Play …

马斯克新上任推特!员工、用户「剉咧等」 多项收费功能陆续曝光

image source:TenMax提供

文/TenMax

焦点一|马斯克完成收购推特!新上任即大动作裁员,拟推多项收费功能

上周四 10 月 27 日,马斯克终於完成推特收购案,这代表自四月延烧至今的收购推拉战,在此告一段落。然而随之而来,是一连串马斯克对推特平台与团队编组大动作的改革。才刚接手推特,马斯克立即裁员几位高官,包含执行官、财务官与法务负责人,而据华盛顿报导指出,不久後推特就会裁员至少 25% 的职位,并後续再根据营运需求规划业务与团队。如此大幅改革,马斯克再次展现出严厉的管理方式,与难以预测的行事风格。

image source:CNBC

马斯克上任频频出招,不只让推特员工措手不及,社群用户也如坐针毡。马斯克向平台开发团队提出的第一项指令,是将推特原本的订阅制会员方案 Twitter Blue 从每月 4.99 美元的价格,提高到每月 19.99 美元,并且考虑向过去已拥有蓝勾勾验证(Blue tick)的用户收取费用。然而在 11 月 2 日,马斯克在他的推特帐号宣告最终结果:全球用户将能以每月 8 美元的价格,换取 Twitter Blue 会员等级与验证蓝勾勾。

同时,若成为推特的会员,还能享有优先使用部分功能的权利,包含发布长影音、广告数量减半、特定文章免看广告,以及回覆、搜寻与标注的优先权。马斯克如此积极规划会员制度,是因为他期待未来推特订阅制会员的盈利,能达到公司营收的 50%,因此抬高会员价格、祭出免费用户的功能限制,正是他改革推特运营模式的第一步。

image source:@elonmusk

针对在推特投放广告的企业品牌,马斯克曾在收购前夕寄信安抚广告商家,承诺推特平台将会持续开放广告版位,然而各大品牌与广告业界,仍对推特前景感到不安。马斯克过去绳发表对推特平台上的广告很反感,然而当他接管推特後,却转头表明对个人化广告的期待。他曾在推文中提到:「低相关性的广告是滥发讯息,高相关性的广告是内容资产。基本上,推特的理想是成为全球最受尊崇的广告平台,并且强化品牌与企业商务发展。」显然,广告营收仍是推特要维持营运的一大关键。

除此之外,马斯克在不到一周内,就迅速提出几项推特的改革方案,期待能补足收购拉锯战造成的亏损,然而大部分的项目,都仍在观察市场反应与测试可能性的阶段。这些项目包含考虑向用户提供更多收费进阶功能,让用户能在推文中发布长影音,并向想要观看的其他用户,收取 1 到 20 …

数位焦点/Meta将推Messenger版电子报 Twitter为九大类型创作者发想变现机制

Image Source:Twitter

文/TenMax Tobey

焦点一|Meta 动态:深化转型,发展虚拟替身应用、将推「商家讯息订阅功能」?

Meta 持续为公司转型迈出脚步,不论是对外形象抑或实际的业务重心,都正往元宇宙积极发展。本月初,Meta 宣布将在 6 月 9 日股票开市前,将 2012 年使用至今的那斯达克股票代码「FB」更改为「META」,完成企业转型的重要一步;而旗下的数据洞察平台「Facebook IQ」也正式更名为「Meta Foresight」。随着更名,Meta 核心业务势必将从过往的社群平台、线上广告,过渡为元宇宙事业,专注为广大用户建构生态系完整,且可办公、对话、游戏的虚拟世界。

Meta 业务重心转移,处处有迹可循。近期,Meta 聚焦旗下的 Facebook Messenger、Instagram Direct、WhatsApp 等通讯工具,致力深化讯息传递体验,以实践对话式商务的多元可能;基於此,Meta 在 5 月中,宣布举办全新的线上活动「Conversations」,透过会议向各大企业、开发者与合作夥伴,介绍平台最新的通讯产品与洞察,同时搜集来自各界的需求与建议。 Messenger 的「定期通知(Recurring Notifications)」,即是大会上首次亮相的商务对话产品,你可以将其想像为 Messenger 版本的电子报功能,商家可在用户开启对话後,询问用户是否有意订阅品牌定期发送的促销与活动通知,并可在用户选择订阅的情况下,定期推播相关讯息。

▲Meta 将推出 Messenger 的「定期通知(Recurring Notifications)」功能。

Image Source:Meta。…

饼乾消失了怎麽办?B2B 品牌应超前部署的 5 大第三方数据替代方案!

Image Source:pexels

文/TenMax Tobey

随着隐私意识抬头,举凡国家法规、网页浏览器,到手机作业系统,无不在近年筑起隐私保护的围篱,并逐步限缩程序化广告惯用的追踪工具。「数位世界将迎来饼乾消失的年代」,所指的不只是 Google 浏览器将於 2024 年前全面禁用第三方 cookie 的单一事实,更是指向第三方数据衰亡、第一方数据称霸的未来预言。近两年数位广告圈,关於 cookie 替代方案的讨论甚嚣尘上;然而,多数聚焦於探讨 B2C 品牌的行销解方——至於 B2B 品牌,似乎总被阻隔在 cookie 话题之外?事实上,B2B 企业同样得面对广告投放与成效衡量失准的难题。

本篇文章汇整隐私保护技术商 Didomi、MarTech 品牌 Foundry、波士顿顾问集团(BCG)三间企业所发布的文章,梳理隐私政策对於 B2B 企业的影响,同时为 B2B 行销人员整理为 5 大实用的饼乾替代方案:

一、由公权力、苹果、Google 三方共筑的隐私围篱

近年来,公私部门隐私政策的转变,大大影响了广告技术的发展,以下可从三点切入:

  1. 1.国家法规

    为保障大众之资讯隐私,各国纷纷祭出公权力,以限缩科技巨头取用数据的能力:2018 年,欧盟通过《一般资料保护规范(GDPR)》,堪称是世上最严格的隐私律法;2020 年,美国《加州消费者隐私保护法(CCPA)》紧接生效,严格管制企业使用和贩售使用者数据的方式。面对日渐完善的隐私法规,社群巨头 Meta 与科技龙头 Google,便屡屡有踩线疑虑,遭到欧洲各国控告。

Netflix力挽狂澜,将以直播技术打造全新无剧本实境节目、创造新商模

Image Source:pexels

文/Dylan Yeh

Netflix日前向美国媒体《Deadline》证实,将在接下来透过直播串流技术打造无剧本的实境节目内容,同时也预计应用在更多适合以直播呈现的节目内容,例如近日由房地产真人秀 《日落豪宅》(Selling Sunset) 举办的直播,或是为竞赛节目提供现场投票等操作。

目前Netflix并未透露实境节目具体推出时间,但从市场讯息认为,Netflix此项技术将会在近期内应用在其制作内容,其中包含舞蹈节目《Dance 100》,以及喜剧表演节目《Netflix Is A Joke Festival》。

在此之前,苹果已经在Apple TV+启用直播节目《Friday Night Baseball》,透过现场直播赛事节目吸引更多观众加入观看,而Netflix此次跟进以串流技术制作直播类型节目,表示也将吸引更多人观看,甚至可以增加使用黏着度比例。

Image Source:apple

同时结合之前透露将推出以广告类型支撑播放成本的服务模式,创造全新内容商业模式,例如在直播过程能安插更多广告置入,藉此营收机会,同时也能藉由内容与免费使用模式吸引更多人观看。

Netflix之前也曾向《纽约时报》透露,将於年前增加以广告支撑播放成本的服务,同时也准备向与他人共享帐号的订阅用户收取额外使用费,藉此填补因目前订阅人数减少,导致整体营收出现下滑的情况。然而,目前Netflix仍希望透过全新内容制作方式,以及服务使用模式,加快改善现行营运表现的脚步。

Reference:Deadline、New York Times

国境下半年有望解封!华航、长荣、虎航抢招机师、空服组员力拚复苏

Image Source:facebook/台湾虎航

文/高敬原

疫情在台湾进入「与病毒共存」阶段,航空业界预估,最快在今年七月份国境有望解封,低迷已久的客运生意将回温,各大航空业者都在储备人力,机师、客舱组员都有开缺。

疫情後首度开缺,近3,000人报考台湾虎航

回顾2020年初,疫情爆发让许多怀有航空梦的新鲜人,职涯规划一夕被打乱。华航当时一度暂缓录取空服人员受训、国泰航空大裁员,也有许多空服员因为航班减少,导致收入降低而离职转行。

以飞区域国际线为主的台湾虎航来说,已经近两年暂停人才招募,本周台虎在疫情後首度恢复客舱组员培训,加速为下半年放宽边境储备人才。

▲睽违两年,本周台虎在疫情後首度恢复客舱组员培训。

Image Source:facebook/台湾虎航

业者表示,由於多国开始正视与病毒共存,并进而决议开放边境,看好客运市场回温,加上旗下A320neo新机陆续交付,从四月分开始就提前布局人才招募。

台虎谈到,这次一共要招募上百人,职缺包括募培训机师、有经验的正/副机师、CPL(Commercial Pilot License)商用机师、客舱组员等。

据统计,客舱组员吸引了近3,000人报名,经过初步资料审查後,预计将有1,000名左右可於本周末(21日及22日)参加初试;并於下周末(28日及29日)进行复试,录取的客舱组员,会在2022年下半年分批报到。机师部分已经有上百封履历投递,超乎业者预期,将持续对外招募。

边境管制松绑,人才培训战开打

除了本周恢复客舱组员培训的台虎,受惠於货运生意的华航,2021年整体货运营收创下62年来最高纪录,为了满足更多客户需求,持续招募机师。

因为海运塞港,许多货物运送需求「由海转空」,使得航空业非常缺机师。据了解,一般国籍航空机师月薪,正机师平均落在40~50万、副机师约35万左右,加上外站津贴等,粗估年薪可超过600万。

▲华航今年预计晋用150名机师,其中包含60名培训机师。

Image Source:facebook/华航

从今年2月底开始,华航就陆续至各大科学园区及,大学校园办理机师招募说明会。今年预计晋用150名机师,其中包含60名培训机师,大学以上毕业不限定科系、无须航空相关工作经历、多益 750 分以上都可报考,录取後将由公司安排至国外接受基础飞行课程。

长荣航空则表示,目前持续招募培训机师,日前也开出航技人员、培训航机维修品保/技术工程师、货运运务、财务、公司治理及股务人员,报名已於5月15日截止,目前正进行後续相关作业,预计於8月上旬陆续报到。然而因疫情持续影响航班,近期无空服员招募计画。

▲长荣航空日前开出航技人员、培训航机维修品保/技术工程师、货运运务、财务、公司治理等职缺。

Image Source:facebook/长荣航空

星宇航空在四月份时,也宣布招募客舱组员,预计有经验者在5月上旬进行甄试,第3季分批报到,无经验者5月下旬甄试,第4季分批报到。

▲星宇航空在四月份时,宣布招募客舱组员。

Image Source:facebook/星宇航空

星宇先前谈到,招募新血主要是今年起机队会大幅扩张、也会增开新航线,为了配合公司持续扩张的运能需求,才会展开招募。

星宇航空执行长翟健华日前谈到,过去2年因疫情影响交机及徵才的时程,但航线拓展规划从未停止,今年首度招募客舱组员,就是看好各国政策纷纷松绑,迈向与疫情共存的趋势。

员工年薪超越美国总统!Netflix的疯狂家训,道出矽谷公司不敢说的真心话

Image Source:netflix

文/鲈鱼

Netflix:薪水天高,压力山大

Netflix 这家公司好几次都让我下巴微微张开。身边有六、七位同事跳槽过去,资深工程师的薪资平均比市场高六成,网路上还看到有人年薪五十万美元以上,比美国总统还高。读到这里,能不下巴微张吗?

请先不要羡慕,这要看你如何定位职场人生,或许你的羡慕会改成同情也说不定。

那些了解内情的人,即使加薪一倍都不敢贸然进入 Netflix。Netflix 只要成功的人,而且要年复一年永远不停成功的人。他们的雇人哲学是:一个A咖比两个B咖便宜,所以只要A咖中的A咖,挑明了把一人当两人用,到头来还是公司赚。有这等容量就欢迎。

高报酬的背後自然是高压。你在 Netflix 所能达到的最高报酬,就是所能忍受高压的极限。你能忍多少,他们就能给多高。他们培养出特殊的佣兵文化,不要忠诚,只要能够作战的英雄。加入团队就是为了高报酬,不需要肉麻的假话衬托,也许半路就战死沙场,也许打完仗就拿钱走人,不必有任何情感。

我认识的人很少熬过三年。矽谷很多企业保持每年固定淘汰一定比例──当然不会白纸黑字写出来。这就像熬排骨汤,若不停地把上面的浮沫捞掉,最後汤头必然香醇又浓郁,能熬多久就能赚多久。

Image Source:netflix

Netflix 在强悍的工作文化中推出了惊世骇俗的家训,其中最有名就是「我们不是一家人」(We Are Not Family)。

我待过百来人的新创公司,也待过十万人的帝国,每一家公司都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大家庭,把员工当作家人看待──至少口头如此,至少赚钱时如此。Netflix 却直白抛出千百年来企业从不敢道出的真话。

CEO海斯汀说,家人有无限的爱与包容,家人必须一再容忍错误与失败。Netflix 不会把你当家人,这里的团队只有一个任务,那就是把每个人都推往不可能的极限,大家应该心知肚明随时可能滚蛋。Netflix 不要包容,只要成功。

他对新进员工的期望大致归纳如下:

  1. 1.我们没有花寿司或浓缩咖啡。你是来作战,不是来开趴。

  2. 2.我们不看工作多努力、工时多长,我们只看战果。

  3. 3.我们只要A咖,给的也是A咖的回报。

  4. 4.如果你是B咖,即使是A咖的努力,我们还是会请你离开。

  5. 5.我们不要忠诚,只要成功。

  6. 6.如果只想找一份安稳的工作,请你现在就离开。

  7. 7.我们要的是自发自律的战将。我们不教你怎麽作战,也没时间教你学习生存。

矽谷没有公司敢标榜英雄主义,即使心里这麽想,嘴巴也不敢说,但 Netflix 表明了只要超级英雄。

在公司文化方面,他同样直白公布了令全世界跌破眼镜的规章:

  1. 1.公司没有流程和法则。我们抛弃所有繁文缛节。

  2. 2.繁文缛节只适合管理笨蛋用。

行销焦点:短影音大行其道,龙头TikTok为何逆行、推十分钟长片?

Image Source:pexels

文/TenMax Tobey

焦点一|2022 两大网红报告书出炉:多元小众、真实至上

随着网路社群发展成熟,网红行销(Influencer/KOL Marketing)在近年迅速崛起,市场规模已从 2016 年的 17 亿美元,急速成长至 2020 年的 100 亿美元。Influencer Marketing Hub 最新数据更指出,2022 年整体网红行销市场有望较去年成长 19%,攀达 164 亿美元;调查同时显示,高达 9 成企业相信网红行销的效益,可见网红行销潜力无穷。本月初,网红行销平台 iKala 与 Partipost 接续发布两大年度报告,剖析台湾网红行销趋势。

iKala 报告指出,网红行销市场在疫情下逆势成长,近八成企业表示将在今年投入行销预算与网红合作。品牌积极参与,源自消费者行为逐渐往社群、口碑倾斜:目前,台湾人的社群平台使用率高达9 成,每日花在社群的时间超过 2 个小时;其中,半数以上网友皆有追踪名人、网红的社群帐号,近六成消费者透过社群平台与网红推荐,认识新的品牌与产品。最受喜爱的三大网红类型,则以「美食」、「游戏」与「跨文化」内容为主;值得注意的是,网红生态已从大型名人主宰,走向奈米网红百家争鸣、遍地开花的时代,粉丝数少於一万的网红,只要能建立内容特色、积极固粉,一样能带来惊人的导购效果,使得「多元小众」蔚为主流。

Image Source:iKala《2022 网红行销趋势报告书》。

Partipost 报告则揭露,当品牌投入网红行销时,挑选网红主要的参考指标,依序为:互动数(48%)、照片品质(19%)、内容真实性(15%)、文案品质(8%)、粉丝数(7%)与个人风格(4%),显示品牌选人时,主要仍以量化数据为主,较少依据网红特性加以考量。然而,多粉丝、高质感,已不是消费者最重视的元素,调查显示,用户对网红的好感度主要以「内容贴近日常生活(64%)」、「有更多真实的评论(22%)」为主,更有 66% …

行销焦点:Android宣布跟进iOS隐私政策!为何这次脸书没有大声抗议?

Image Source:pexels

文/TenMax Tobey

焦点一:Android 跟进 iOS 隐私政策!脸书广告雪上加霜?

保护用户隐私已成时代主流,不仅苹果於 2021 年春季开始实施新的隐私政策,透过「应用程式追踪透明度(App Tracking Transparency,简称ATT)」架构,限制 APP 开发商跨站追踪 iOS 用户数据的能力;现在,Google 也跟进,宣布将在 Android 系统引进「隐私沙盒」技术,这项政策将限制第三方存取用户资料的能力,并将在没有跨应用程式的识别符(广告 ID)的情况下运行。

▲Google 宣布将在 Android 系统引进「隐私沙盒」技术。

Image Source:Google。

自从苹果 ATT 架构正式上路後,应用程式开发商广告锁定与成效追踪的能力大幅受挫;其中,Meta 旗下的 Facebook 更是首当其冲,2021 年第四季财报明显受此影响,广告收益不如预期,股价更应声下跌 20%,市值一夕蒸发约七兆新台币。Google 本次消息一出,社群媒体和数位广告股价普遍受到冲击,Mate 也因此遭遇 2% 跌幅。

由於目前全球 …

令人成瘾的手机阅读体验,Matter 打造文字降噪新浪潮

Image Source:pexels

文/liz

在科技新闻聚焦 Metaverse 与加密货币塑造的华丽未来时,文字领域的改进与创新其实也很热闹,从 Substack、Ghost 等平台为独立作家开启便利的收费机制,Obsidian、Roam Research 等软体掀起笔记新浪潮。这篇文章想介绍的 Matter,则想重新打造阅读工具,并且建立以追踪作者为核心的内容发现体验。

Matter 的两位创办人 Ben Springwater 与 Robert Mackenzie 是在邻里社群服务 Nextdoor 结识,当时他们都是 Pocket 重度使用者,两人对改善网路长文阅读体验以及重塑内容发现引擎的理念一拍即合。当时他们合作实验了一项名为「Tiny Bookstore」业余专案,刻意突显独立作者,这项专案成了 Matter 的原型。2020 年两人开始全职投入 Matter 的开发,夏天进入 Y Combinator,开始密集进行 Beta 测试,今年正式推出 iOS 与 iPadOS 版。

诞生於 Web 2.0 …